國內(nèi)新聞動態(tài)

蛟龍?zhí)枅A滿完成第104潛次下潛

發(fā)布日期: 2016-05-05 08:55:33

蛟龍?zhí)柾瓿上聺撊蝿蘸蟪晒厥招煨↓垟z

“向陽紅09”船時4月28日7時(北京時間4月28日5時),正在執(zhí)行2016年試驗性應用航次(中國大洋第37航次)任務的蛟龍?zhí)栞d人潛水器搭載潛航員傅文韜、潛航員學員陳云賽和張奕,進行了本航次第一航段第二次工程下潛,這也是蛟龍?zhí)栕酝度胧褂靡詠淼牡?04次下潛。下潛地點位于西北太平洋維嘉海山西南側山頂,最大下潛深度1957米。

當?shù)貢r間上午7時03分,蛟龍?zhí)柌挤湃胨?7時02分,潛水器被成功回收至甲板。下潛時間共9小時47分鐘,其中海底作業(yè)時間6小時38分鐘。

此次下潛不僅完成了潛水器技術狀態(tài)復核與設備功能驗證,同時也采集到了大量結殼和生物樣品,包括礫狀結殼54.9公斤、結核0.4公斤、4厘米結殼巖芯樣品1段;采集巨型底棲生物樣品12個,其中海綿4個、珊瑚3個、海膽2個,以及海星、海蛇尾、海鰓各1個,近底層水樣8升;獲取了大量海底高清視像資料。

本航次第一航段首席科學家王春生告訴中國海洋報記者:“本潛次初步表明,富鈷結殼在維嘉海山西南部山頂區(qū)域發(fā)育具有一定的范圍,巨型底棲生物種類與采薇海山具有較高的相似性?!?/p>

航次現(xiàn)場指揮部副總指揮、蛟龍?zhí)柛笨傇O計師胡震表示,本航段前3個潛次暴露出潛水器在維護保養(yǎng)中存在的一些技術不足,經(jīng)過技術人員徹底檢查維護后,解決了潛水器蓄電池、接地等4個故障。此次下潛作業(yè)過程中,潛水器技術狀態(tài)良好,未發(fā)生任何故障報警,表明蛟龍?zhí)栐诮?jīng)過本航段17天的設備與人員磨合后,技術狀態(tài)漸入佳境。

同時,在此次下潛過程中,潛航員學員陳云賽和張奕也分別獨立作為主駕駛進行了短距離駕駛,對于提升第二批潛航員學員的實地操作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。

據(jù)航次現(xiàn)場指揮部消息,蛟龍?zhí)栴A計將于4月30號進行第105次下潛。(特派記者盧晨)

相關鏈接

  • 國家海洋局
  • 國際海底管理局
  • INTERNATIONAL SEABED AUTHORITY
Copyright 2011 中國大洋礦產(chǎn)資源研究開發(fā)協(xié)會 版權所有 京ICP備13044873號-1 地址:北京市西城區(qū)復興門外大街1號 郵編:100860